比令一邊哄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Skaru,一邊擔心午餐時間快到,若不趕快準備會餓著我們。比令兩個孩子分別以烏心石(Skaru’)、櫸木(Tagabin)命名,取其木材質地堅硬的特性,希望孩子能像烏心木、櫸木一般堅毅。比令介紹家裡搗麻糬的杵,就是堅實不易腐爛的櫸木製成,驚人的是這杵已經使用近百年了!
在傳統泰雅家庭分工中,男性是不被期待進廚房的,比令卻圍起圍裙,為我們準備午餐。yaya也爽快讓兒子當招待客人的主廚,並在旁教我們這群只會「買來吃」的都市人,處理龍鬚菜(lyuw kuku)。
聊到廚事,幸腕說有次在煮糯米的時候,她中途有幫忙,結果糯米怎麼都煮不熟。後來才知道泰雅傳統gaga有個說法,煮糯米必須由一個人從頭到尾負責,中間不能換手,否則糯米會煮不熟或不好吃,彷彿是在教導我們做事要貫徹、專心做好一件事。另一個禁忌則指出,煮糯米時家裡不能有爭執、爭吵,不然糯米也會不好吃,看似沒有道理,也許來自耆老們教導家庭和諧的智慧呢。
在泰雅廚房的趣味分享中,比令也煮完了一桌好菜,包括青椒炒肉絲、番茄炒蛋、龍鬚菜、山肉桂麻竹筍湯,令人食指大動。其中,山肉桂麻竹筍湯是比令利用早上剛收到的麻竹筍,切片之後用糖煮過,以去除苦味,再加入山肉桂(Hom),便成了一道清甜、帶著陌生又特殊香氣的湯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