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粉從日治時期在台灣北部傳開,到辜凱鈴父親那時候,循古法製作的涼粉在萬華一帶已「僅此一家」。
小時候,各種攤車的聲音出現在萬華的街頭巷尾,賣冰淇淋、麻糬、豬血糕、臭豆腐,在家裡聽到聲音就知道是誰來了,而響亮的叮叮噹噹,搖著撩鈴的就是涼粉伯。
堅持純手工,不用機器大量生產,一天的量時常下午兩、三點就賣完了,接下父親攤子的辜凱鈴仍堅持,涼粉必須是一般人負擔得起的價錢。
「當初會有涼粉,就是為了庶民的小確幸,現在我還是會堅持它是屬於庶民的,不會把它精緻化。因為我做的是那個時代的記憶,是一個歷史,是很多人情感的連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