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人,生於福建省廈門。初名閨瑾,乳名玉姑,字璿卿,号旦吾,留學日本后改名瑾,字(或作别号)竞雄,自称鉴湖女侠,笔名秋千、汉侠女儿,曾用笔名白萍。近代女權運動的先驅、民主鬥士。秋瑾的墓位於杭州市區白堤盡頭西泠橋畔,正面大理石墓碑上刻有孫中山親筆題詞「巾幗英雄」四字。
秋瑾生性剛烈豪爽,好詩詞,關心時政大局。她隨丈夫居住北京期間,聯合一些女子成立了「天足會」,揚棄婦女纏腳的惡習,并身著男式西裝上街,大膽挑戰傳統封建制度。此外,她還創立「京城婦女談話會」,宣導婦女解放。1904年,秋瑾變賣了當時的全部身家,只身東渡日本。留日期間,她與同學共同組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婦女政治團體——「實行共愛會」; 參與創辦了以反抗清廷、恢復中原為宗旨的《白話報》。在《白話報》上,秋瑾以「鑑湖女俠秋瑾」為名,發表了《致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》、《警告我同胞》等文章,宣傳反清革命,提倡男女平權。
1907年1月,秋瑾在上海創辦了《中國女報》 。《中國女報》是一種16開本的冊子,封面上畫著一個婦女,雙手高擎一面旗幟,象徵著婦女的覺醒和前進。該報以「開通風氣,提倡女學,聯感情,結團體,並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」為宗旨,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婦女聯合會的主張。遺憾的是,《中國女報》僅發行兩期便因秋瑾需策劃革命起義而停刊。同年7月,秋瑾在安慶起義失敗後被捕,並於7月15日被處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