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令一邊哄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Skaru,一邊擔心午餐時間快到,若不趕快準備會餓著我們。比令兩個孩子分別以烏心石(Skaru’)、櫸木(Tagabin)命名,取其木材質地堅硬的特性,希望孩子能像烏心木、櫸木一般堅毅。比令介紹家裡搗麻糬的杵,就是堅實不易腐爛的櫸木製成,驚人的是這杵已經使用近百年了!
在傳統泰雅家庭分工中,男性是不被期待進廚房的。比令,卻圍起圍裙為我們準備午餐。yaya也爽快讓兒子當招待客人的主廚,在旁教我們這群只會「買來吃」的都市人處理龍鬚菜(lyuw kuku)。
聊到廚事,幸腕說有次在煮糯米的時候,她中途有幫忙,結果糯米怎麼都煮不熟。後來才知道泰雅傳統gaga有個說法,煮糯米必須由一個人從頭到尾負責,中間不能換手,否則糯米會煮不熟或不好吃。雖然難以解釋原因為何,但彷彿是在教導我們做事要貫徹、專心做好一件事。另一個禁忌也很有趣,煮糯米時家裡不能有爭執、爭吵,不然糯米也會不好吃。傳統禁忌對習慣現代生活的人們來說,看似沒有道理,但又能在其中感受到它的趣味及神秘。讀者們,如果下次家人之間不愉快,找不到台階下,不妨善用泰雅族的傳統禁忌,趕快提議來煮糯米,當做和好的藉口吧!哈哈!
比令忙進忙出,採訪也告一段落,準備開飯!首先吸睛的是餐桌,一整塊原木放在兩張紅色塑膠椅上成了「原味的」餐桌,大塊原木搬下來還能做彈性運用,變身餐桌以外的身份,又不佔空間真是大智慧!餐桌上一道道家常菜,刺激著唾液:青椒炒肉絲、番茄炒蛋、屋邊種的龍鬚菜,還有山肉桂麻竹筍湯。比令將早上剛收到的麻竹筍,切片之後用糖煮過,以去除苦味,再加入山肉桂(Hom),便成了一道清甜、帶著陌生又特殊香氣的湯品。
一邊用餐,比令聊起老人家傳承下來的最佳捕獵的季節是在秋冬季,獵人會避開春夏動物交配、哺乳等時節,好讓資源能永續。